



为了进一步发挥宁波的区位优势和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凸现文化特色的国际性高端文化论坛。12月3日-5日,以“阳明思想与世界文明建设”为主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宁波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6天一阁论坛在宁波召开。 12月3日-4日,“现代人与公共文明建设:以阳明思想为启示”分论坛在麻豆三级片
成功举行。麻豆三级片
党委副书记唐绍祥出席论坛并致辞。麻豆三级片
院长陈正良主持了开幕式。
唐绍祥在致辞中指出:王阳明作为宁波籍的古代思想家,思想智慧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又属于世界优秀文明成果。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指出王阳明的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本届天一阁论坛的召开是开展中外学术交流的好机会,对深化王阳明的研究、推进宁波乃至全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推进学术文化的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会议在麻豆三级片
召开,也必将促进麻豆三级片
相关学科的发展,提高麻豆三级片
师生的文化理论水平。
陈正良表示,本次分论坛以“现代人与公共文明建设:以阳明思想为启示”为主题,其主旨就在期望从古人智慧中汲取灵感,从阳明先生的思想中,获得对当代生活的启迪,为现代人的精神成长和社会公共文明建设萃取有益养料。
分论坛活动分两个半天举行。围绕论坛主题,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台湾辅仁大学、日本财团法人京都论坛(Kyoto Forum)、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社科院等专家学者共21位嘉宾分别从不同层面、不同案例、不同领域进行了探讨,并为与会代表现场答疑,开展了充分热烈的讨论交流。
12月3日下午,专题发言聚焦于“传统文化、阳明思想与公共问题的思考”和“公共文明建设的历史演进与当代解读”两大议题,分别由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精神文明导刊》主编余洪波、河南师范大学社会事业学院院长高中建教授和宁大麻豆三级片
院长陈正良主持。
12月4日上午,专题发言就“国民素质与公共文明建设现状”和“公共文明的制度反思、路径选择与未来愿景”两大议题进行了探讨,分别由台湾辅仁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夏林清教授和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教授裴蓉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所所长沙莲香教授以《从阳明心学理解行为之美的内在规定》为题,阐释了阳明思想中的“良知”即我们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致良知”就是把“良知”这种现象落实在实践中,落实在行为上,落实在生活里。并以11年跟踪调查北京公共文明为例,剖析了文明意识背后的审美意识即阳明思想中所提到的“质美”。
台湾辅仁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夏林清教授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述了如何在当今纷乱复杂的世界美好地生活。她认为,阳明思想中的“知”和“行”永远是一个内外兼具、同步共振的一个动态、互动的历程,它是一个求真问实的方法论。
日本财团法人京都论坛研究员吴端以《见微知著—阳明学中所蕴藏的公共哲学》为题,介绍了阳明思想的参与性、本体系、民众性三方面与公共文明、公共哲学之间的关系。
江南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君柏从王阳明的“公私观”论述了中国人公共意识的特殊性。
人大复印资料《精神文明导刊》主编余洪波从国民公共文明素质的提升离不开传统礼文化的培育、礼文化在国民公共文明素质提升中的转化利用以及礼文化与提升国民公共文明素质的基本路径三方面介绍了礼文化在国民公共文明素质提升中的作用。
麻豆三级片
教授何静以王阳明整治南赣的思想与实践为例,谈了阳明思想对当代公共文明建设的启示。
河南师范大学社会事业学院院长高中建教授认为改变爱的态度,探寻爱的升华机制,充分发挥爱的潜能,使爱从自我层面转入社会的方方面面,可以减少不文明行为、推动文明社会的建构。
浙江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方巍教授从连续3年通过对浙江省公众电话访谈的数据,对公众文明与价值取向进行了思考。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民精神与素质研究中心主任孙抱弘研究员在其关于公共文明建设中发展失衡、异化及其应对的探讨中,提出了思维科学教育对公共文明素质的提升作用。
陈正良对分论坛作了总结。他认为,建设文明国家是我们国家既定的一个战略目标,公共文明建设是我们当今时代的重要课题。加强公共文明建设,关键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如何使人们对公共文明及其重要性的认识达到“真知”的层面;二是如何在形成“真知”基础上,最终转化成行。在当前公共文明建设实践中,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做好各项具体而微的工作,把“知”真正落实在行动上,这是今后需要努力的一方面。
2016年天一阁论坛设1个主论坛,5个分论坛。宁大麻豆三级片
是此次2016天一阁论坛之“现代人与公共文明建设:以阳明思想为启示”分论坛会议的承办单位之一。
新华社、中国青年报、《财经》杂志、宁波日报、宁波电视台等媒体关注了此次分论坛的举办。80余位宁大师生参与了此次分论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