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科研获奖情况 
  | 
| 
 序号  | 
 成 果 名 称  | 
 完成人(*)  | 
 获奖名称、等级及证书号,时间  | 
| 
 1.   | 
 中国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  | 
 陈正良(1)  | 
 浙江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二等奖 2009-12  | 
| 
 2.   | 
 高校党组织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创新点研究  | 
 程刚(1)  | 
 2010年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一等奖2010.12  | 
| 
 3.   | 
 高校党组织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发挥作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程刚(1)  | 
 2009年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009.12  | 
| 
 4.   | 
 公民道德建设与区域和谐发展  | 
 陈正良(1)  | 
 宁波市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9-09  | 
| 
 5.   | 
 冲突与整合——德育环境的系统构建  | 
 陈正良(1)  | 
 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优秀成果 二等奖2009.05  | 
| 
 6.   | 
 多样化发展道路选择中的“中国模式”  | 
 陈正良(1)  | 
 浙江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入选论文优秀奖2008-12  | 
| 
 7.   | 
 中国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  | 
 陈正良  | 
 麻豆三级片
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9.7  | 
| 
 8.   | 
 论执政团队的政治公信力  | 
 陈正良  | 
 宁波市党建优秀成果二等奖2009.7  | 
| 
 9.   | 
 论中国共产党软权力建设  | 
 陈正良  | 
 浙江省纪念建党90周年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宁波市纪念建党90周年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11.6  | 
| 
 10.   | 
 选聘分离: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体制创新  | 
 厉云飞(1)  | 
 宁波市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研讨会优秀论文三等奖2008.12  | 
| 
 11.   | 
 德育美学——德育个体享用实证探究  | 
 孔伟英  | 
 第六届浙江省高校思政研究会优秀 论文 二等奖2009,6  | 
| 
 12.   | 
 团队与创新--企业用人新趋向给大学德育的考量 
  | 
 孔伟英  | 
 2010麻豆三级片
思政教育研究会三等奖 
2010,12  | 
| 
 13.   | 
 政治妥协:何以可能  | 
 罗  维(1/1)  | 
 宁波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青年一等奖2010.10  | 
| 
 14.   | 
 张闻天党政关系规范化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 
 罗维(1)  | 
 浙江省社科联第五届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二等奖2008.01  | 
| 
 15.   | 
 政治妥协:何以可能  | 
 罗维(1)  | 
 宁波市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三等奖 2009.12  | 
| 
 16.   | 
 扩大与有序的勾连:政治参与有效性的征得  | 
 罗维(1)  | 
 宁波市第三届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一等奖2010.07  | 
| 
 17.   | 
 政治妥协:何以可能  | 
 罗维(1)  | 
 浙江省社科联第五届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三等奖2011.01  | 
| 
 18.   | 
 论城乡统筹发展中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  | 
 姚蕾  | 
 宁波市第二届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优秀奖    2008.09  | 
| 
 19.   | 
 1、论致良知说在阳明心学中的作用和地位  | 
 何静(1)  | 
 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 三等奖 2010.12   | 
| 
 20.   | 
 2、论致良知说在阳明心学中的作用和地位  | 
 何静(1)  | 
 2010年麻豆三级片
科研成果 一等奖2010.09   | 
| 
 21.   | 
 3、论王阳明的致良知说对儒释道三教的融合  | 
 何静(1)  | 
 2008年麻豆三级片
科研成果 三等奖2008.09   | 
| 
 22.   | 
 4、论王阳明的致良知说对儒释道三教的融合  | 
 何静(1)  | 
 宁波市第十一次(2006-2007)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优秀奖 2009.11  | 
| 
 23.   | 
 独立学院思政理论课教学困境与对策调研 
  | 
 李包庚(1)  | 
 市马克思理论教研年度论文奖;优秀奖;  | 
| 
 24.   | 
 浙江现象的哥德巴赫猜想解读——从浙江文化DNA的角度看  | 
 李包庚(1)  | 
 市委宣传部、市社联“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宁波计划单列20周年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奖  |